欢迎您光临温州市四川商会,我们将为您提供贴心的服务!
设为首页   加入收藏   联系我们
  会员登陆

用户名:

密 码:

验证码:

验证码  

 

  新闻分类
 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四川,扶贫的脸悄悄在改变

四川,扶贫的脸悄悄在改变

发布者:温州市四川商会办公室  发布时间:2008-04-23 您是第 1669 位读者



      四川贫困人口一直在减少。1949年是4500万,2000年是308万,2007年底是145万。

   几十年来,扶贫方式屡经变化。而现在,坚持“一体两翼”(一体即新村扶贫,两翼即产业和劳务扶贫)思路的同时,以发展扶贫和素质扶贫方式,来提升贫困人口的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。

   母猪寄养、村级资金互助、首扶制,几年间,四川扶贫三张鲜活面孔的背后,是扶贫理念的悄然转变。

   母猪寄养:从“一人”长跑到多方扶贫

  【做法】免费领一头能繁母猪,三年里返还6头仔猪。

   【新意】有了母猪保险,即便母猪死亡,领养户也不需承担责任。

   【风险】借力于市场兴旺而求“多赢”,风险也在市场。

   3月27日上午,长宁县硐底镇新堡村村民何首才从六鑫养殖场牵回了一头母猪。

   这是一头能繁母猪。不出意外,发情配种之后,再过近4个月将产下一窝10来头仔猪。再养两个月,如行情不波动,到今年10月,可以卖得5000余元,获近4000元利润。“1000元买一台彩电,剩余的钱可以将房子翻修一下……”何首才一路上浮想联翩。

   这不只是一个“鸡生蛋蛋生鸡”美梦,近在咫尺的周围,有的是致富实例。与他同村的旷明忠,去年从六鑫养殖场借回了两头母猪,11月卖出了第一窝仔猪,目前第二窝仔猪又将上市,一年下来,纯收入近两万元。

   这就是长宁县正在推广的“母猪寄养”扶贫模式。

   根据该模式,何首才和当地养殖大户签订了一份《母猪寄养合同》,免费领回一头能繁母猪。三年内,这头母猪每生下一窝仔猪,必须向养殖大户返还一头25公斤的仔猪。其间,养殖大户将免费提供技术支持,即便是母猪死亡,领养户不需承担责任。

   长宁县扶贫办主任代华云为记者细细算账:“领养户几乎是零风险,大户其实也不吃亏,借出一头母猪约值3000元,而他三年内能得到6头25公斤重的仔猪,能卖5000元左右,还是有利润。即便是三年中母猪死亡,因为有母猪保险,可获赔1000元,损失也不大。”

  “还有额外的收益,就是迅速上了规模,可以和猪贩子叫板。”代华云说,当地的养猪业正迅速成长,仅硐底镇一年来生猪存栏数就从1万多头增至3万多头,生猪卖价每公斤可以比外边高一元钱。

   “全县最先开始母猪寄养的2000余户已经基本脱贫。如果生猪市场行情稳定,之后加入的农户也有望在年内脱贫。”代华云很有信心。

   领养户旷明忠是最早受益者之一。以前,他家三口人年收入总共不到2000元,现在养两头母猪年纯利近两万元。去年初,看到生猪市场风生水起,他就跃跃欲试,但仔猪价格近800元一头,能繁母猪高达约3000元,本钱的“瓶颈”制约着他。他更大的担心是,假若行情走跌,连“猪底子”(即仔猪成本)都收不回,怎么承受得起?

   与此同时,当地的养殖大户也有烦恼,虽然行情“暴好”,但受制于场地和资金等因素,不可能在短时间快速扩张规模。而政府也正在为增加生猪供给而伤脑筋。

   三方想到了一起,“母猪寄养”模式应运而生。“贫困户抓住这轮市场行情好脱贫,养殖大户也获利,可谓双赢。”代华云说。

   【点评】

   省扶贫开发办主任赵学谦:“母猪寄养”的出现,体现出我省扶贫工作理念的转变,之前由于没充分发动社会力量,只是政府独自长

   跑,虽精疲力尽,而效果不尽如人意。现在政府的角色是“第一棒”,在调动了养殖大户、保险公司等多方的积极性之后,形成了扶贫接力,扶贫的范围更广,效果更好。

   农村问题专家王思铁:这其实是一种“古老”的扶贫方式,以羊还羊、小母牛项目等多年前就已实施,但最终效果都不理想,原因在于大家畜养殖需要技术,而绝对贫困户一般都缺技术,缺乏养殖条件。所以应加大对领养户的技术培训。此外,这种扶贫模式与市场密切相关,市场行情好,成功的几率就大。一旦生猪市场低迷,它将经受考验。

   村级资金互助:从一滴水到一个核

  【做法】政府注入启动资金,绝对贫困户获赠一股(1000元),一般贫困户自己投500元,与获赠的500元合成一股,其余农户自己投资买股;所有入股者有权贷款,互助范围限于村内。

   【新意】扶贫资金的使用从无偿变为有偿,决策机制更民主有效,还能吸纳社会资本。

   【风险】互助范围仅限于村内,部分地区资金量偏少,收益较少,运转困难。

   3月底,仪陇县山花烂漫。随着气温回升,三蛟镇昆山村村民汪家和开始发愁:冬水田内急需补充鱼苗,但钱已用在翻新房屋上了。汪家和只好又来到互助社,“这次要借200元。”

   由于是老社员,且放贷数额小,互助社主任与会计、出纳商量后就决定放款。出纳没有忘记叮嘱:“老汪,要按时还款哦,每个月18元。”

   几年来,汪家和已经记不清在互助社贷过几次款了,但可以肯定的是,正是互助社的不时相助,才让他家一步步走出贫困。

   2005年,汪家和全家四口人年收入不到2000元,属于绝对贫困户,而以前每年给他家的百十元的扶贫款,犹如毛毛雨,作用不显。

   就在这一年,昆山村村级资金互助社成立了。作为四川省试点建立的第一个村级资金互助社,仪陇县财政为其注入了7万多元的启动资金。

   汪家和是全村30个政府赠股对象之一,也是第一个贷款的社员。贷款程序简单而严肃,首先他在社员大会上陈述了自己的贷款用途,然后全体社员举手表决。

   500元贷到手后,汪家和不敢懈怠,挖塘、蓄水、买鱼苗,热火朝天干起来。从那之后,作为互助社社员,他每半个月要参加一次社里组织的免费学习,会上也常常决定对其他社员的贷款等事项。

   一年后,田里的鱼卖出,他收入近5000元,除去贷款本利540元及成本,纯利3000多元。

   互助社也在成长。如今互助社的社员已达118位,总股金近10万元,并且运转正常。为了化解风险,要求社员贷款必须按月偿还。

   本金有限,社员能否准时还款直接关系着互助社的存亡。2006年,村里的邓瑞金贷款2000元改造房屋,但是三个月后突然停还,这让全体社员格外紧张,不约而同去他家过问情况,最终为他联系了一家成都的建筑工地让他务工。年底,终于还上了款。

   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,因而有社员建议还款最好一年一次。但经反复权衡,建议没被采纳。“必须加压力,让人变勤快。”互助社出纳唐治安告诉记者,“比如养猪,猪没出肥就要还款,怎么办?就必须找个人出去打工或者想别的办法,对这家人来说其实是个大推动。”

   由于社员间非常熟悉,所以资金用途非常透明。去年7月初,社员陈士富要求互助社贷款500元,好为孩子交秋季学费。互助社就拒绝了:没必要嘛,9月才开学,7月贷款要背利息。

   经过商量,互助社贷给他100元,让他买了50只小鸭子,9月初鸭子卖了800多元,还了贷款学费也够了。   唐治安说,由于管理严格,三年来,互助资金的准时还款率一直保持在99%以上。

   从仪陇全县范围来看,至2007年底全县已有互助社30个,政府累积投入资金300万元,加上社员入股,股金总额近700万。

   放眼四川,村级资金互助社已在广元、南充、宜宾等地蓬勃发展起来。“2008年村级互助社将力争发展到500个。”省扶贫开发办负责人说。

   【点评】

   仪陇县扶贫开发办主任陈智:目前互助社局限于村,不能“越界发展”,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还不够强。一些地方互助社每股收益仅为2%,甚至更少,不易维持运转。

   赵学谦:这种方式调动了贫困农民参与的积极性,起到“四两拨千斤”的作用

  雅安市委党校副教授李尚勇:互助社任何重大事项必须经社员表决,这使得使用扶贫资金的决策更民主有效;此外,由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,也提高了扶贫资金的使用质量。

   首扶制:从送“一斤肉”到送“一头牛”

   【做法】在新农村建设中,政府先将部分资金用于贫困户脱贫,然后才用于公共设施建设。

   【新意】为特困户一举投入较多资金(全省受助户户均2180元),改变其生产生活条件。

   【风险】由于贫困户的自身发展能力与综合素质高低不一,他们仍有返贫可能。

   “开春了,我们就去买点鸡鸭来喂。”3月18日,长宁镇曙光村三组村民何富才这样对记者说。

   是安居带来了乐业。原来何富才兄弟3人一直住在草房里,没钱修房,兄弟仨一个也没有结婚。全靠“首扶制”7000多元资金的扶持,他们才建成了100多平方米的砖房,院坝也铺了水泥,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。

   何富才三兄弟是长宁县“首扶制”的受益者之一。

   长宁县处于川南丘陵,去年底仍有贫困农户4852户,其中绝对贫困户920户、近2500人。不消灭贫困,怎么建设新农村?正是基于这一共识,有了“首扶制”,意谓新农村建设中,首先要扶助困难户,尤其是特困户。

   何富才这个长期贫困户,感受到了扶贫方式的剧变,“先前都是逢年过节给点米啊面啊,有时也给点钱,最少一次三兄弟共领了16.2元,吃顿肉之后继续穷。而这次一下就是7000多元,简直是送一斤肉变成了送一头牛。”   程序上也在不断改变。

   “他是被村民‘海选’出来的。”曙光村村主任安小春告诉记者,为了将扶贫资金投入到真正贫困的农民身上,村里多次召开村民大会,先推选“候选人”,再公开投票表决,对入选者还要张榜公示。

   最后,有38户绝对贫困户入选,一举投入24万元资金,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。从全省来看,“首扶制”受助户户均享受资金2180元,远高于此前。

   竹海镇高坝村贫困户李增容告诉记者,有了“首扶制”,她参加电动缝纫培训的费用全由政府出了,还补助了生活费。学成后,她进入一家制衣厂上班,月工资1200元。

   实施“首扶制”四年来,长宁已有200多户绝对贫困户彻底告别了贫困。如今它正在全省推广。

   【点评】

  赵学谦:扶贫是特惠而非普惠,“首扶”体现的就是这种思想。越是贫困的人,话语权就会越弱,扶贫首先应该“扶”的就是这些人。

   王思铁:这标志着执政理念的转变,更多地偏重于民生。“首扶制”的核心,是将对贫困户的帮助,与改变当地的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考虑。 (记者梁现瑞)

   2008记录大山里的“彝寨天使”

   漫长泥泞的山路那头,出现了水泥路面--杨河乡终于到了。从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县城到这彝乡不过40公里,开车却用了两个多小时。

   清明节前一天的下午2点,走进杨河乡卫生院,记者见到了刚给住院的彝族孩子挂上吊瓶、准备去吃午饭的韦琼英。从19岁来此行医,到担任这座7个人的乡卫生院的院长,17年来她一直守候在这大山深处。

   “我马上就来!”大家还没听明白窗外在叫什么,刚吃了几口饭的韦琼英就已答应着走出小饭馆,匆匆奔向街对面的卫生院。院门口站着一对彝族夫妇,年轻的妻子已明显有了身孕。刚才就是他们在叫她:夫妻俩说一口彝语,难怪记者听不懂。

   走进B超室,那位妇女躺下,韦琼英熟练地拿起仪器作检查,“胎儿位置正常,可能下个星期就要生了。”韦琼英用彝语跟他们说完话,又“译”给记者听,“我叫他们到时候要来医院。”

   几分钟的检查结束了,夫妻俩走了,韦琼英感慨地说:“从山上走下来,需要一个上午的时间。他们肯定是一早就出发了。”

   韦琼英还记得,17年前她第一次出诊时的情景。

   “生孩子就是在地上铺一层毡子,孩子生下来就用割猪草的刀把脐带割断。没有医生,连干净的剪刀都没有一把。”她还记得自己的惊异与决心,“我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!”

   一开始,彝家人并不信任这个汉族小姑娘。直到她一次次用自己的双手挽救了产妇和孩子,直到她学会彝语一遍遍向大家普及医学常识,大家才相信:原来这女医生真的有两下子!

   在杨河乡街上,有一个叫阿布的3岁小男孩,一看到韦琼英就要用汉语叫“干妈”。他的性命,就是韦琼英救回来的。当时,要不是她坚持做了40分钟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,把他救回来,他早就被误认为窒息死亡了。

   彝乡行医17载,叫她“干妈”、“阿么”(外婆)的孩子太多了。杨河乡几乎每个人都认识韦琼英,每个村子都有跟着她姓韦的孩子。

   现在的杨河乡,卫生院是最好的建筑了。崭新的两层小楼,还有一片干净的小院落。但两年前,这里还是破旧的平房,唯一的医疗设备就是一根温度计。

   2005年,优秀的全科医生韦琼英被任命为杨河乡卫生院院长。一年之后,投资20余万元、占地360平方米的新卫生院拔地而起。B超机、化验设备、产床等“纷纷”来了,还公开招考来两名年轻医生。这座乡医院告别了“一根温度计、一个医生”的年代。

   医院建好了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在偏远的彝乡开展起来。杨河乡有3000余农民,参合率达88%。

   不过,彝族老乡经常没有多余的钱带在身上,到医院治病,好多时候要“赊账”,少则两三百,多则上千元,韦琼英总是二话不说就把钱给他们垫上,让他们先看病住院,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再来还。大多数时候,“新农合”报销下来,老乡们才凑齐了钱还给她。“三五个月、半年,他们都会来还钱,从来没有不还的。”她总记着老乡们的好。

   “她陪着好多好多需要她的人”

   这个留在大山的“彝寨天使”也有自己的家。在乐山五通桥,有她的丈夫与女儿。

   “妈妈啊,我不要做留守儿童!”一次家长会后,8岁女儿打电话来,刚一开口就哭了。“我每次都是爷爷奶奶开家长会,老师说,要年轻的家长来。”听到孩子的哭声,韦琼英鼻子一酸。

   2005年以前,卫生院还不通电话。要与女儿通话,只有去乡里。“每个星期都要约好时间,我提前去电话边等着。”   一次带女儿和她的表弟一起玩,表弟说,你的妈妈不陪你,不是好妈妈。但是女儿的回答让她掉下泪来:“我的妈妈不能经常陪我,但她陪着好多好多需要她的人,她是个天使!”

  清明节前,卫生院所有的人都放假走了,只有她一个人还在值班。17年过去,她已经习惯了在这里守护。 (记者刘若辰余向华)

   四川扶贫纪事

  1、1949-1978年,制度扶贫,贫困人口从4500万(1949年全省总人口5600万)降至2600万,贫困发生率从80%降至39.9%。

   2、1978-1985年,体制扶贫,贫困人口降至1509万,贫困发生率降为22.8%。

   3、1986-1993年,区域扶贫,贫困人口降至877万,贫困发生率降为12.7%。

   4、1994-2000年,攻坚扶贫,贫困人口降至308万,贫困发生率降为4.8%。

   5、2001年至今,综合扶贫,2007年底,贫困人口降至145万,贫困发生率降为2.3%。(来源:四川日报)


  

版权所有:温州市四川商会 备案号:浙ICP备2021033646号-1 电话:0577-88859677 传真:0577-88852677 邮编:325000
地址: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高新园区高一路一号金色小镇二号楼五楼     浙公网安备 33030302001146号  设计制作:乔宇科技